孩子们正在聆听钟南山在《开学第一课》上的演讲。金州小学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日23时13分讯(记者 姜念月 秦思思 实习生 李春平)今(1)日,2020年《开学第一课》于晚上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如期而至。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节目围绕“少年强,中国强”这一主题,以“团结·科学·担当”三个篇章展开讲述,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国少年儿童在这场疫情中的成长和精神面貌。
84岁的钟南山、来自重庆的毛青、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抗疫天团”陆续登台,讲述了2020年伊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同时,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创新开启“云课堂”模式,通过实时连线方式让全国多地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同步互动交流,分别在北京、武汉设置了课堂。
正在观看《开学第一课》的师生。重庆市十八中学供图
“抗疫天团”登台讲述生命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钟南山,也叫爷爷吧。”节目中,钟南山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真实感悟,讲述自己在战火中出生、在父母影响下学医从医、在“非典”时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发生时奔赴武汉一线的故事。在与湖北王睿同学连线时,钟南山也勉励以王睿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能够“敢医疗,敢实践,敢说话”。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同时也是渐冻症患者张定宇讲到自己感染新冠肺炎后的经历,也分享了很多发生在疫情期间的动人故事。他说:“生命就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来自重庆,一出场他就伸出了胳膊与张定宇互相击肘,这是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之间最常用的问候方式。节目中,毛青回忆了从进驻金银潭医院、转战火神山医院到任务完成后撤离,在武汉的整整84天的经历,他说“这不是逆行,而是冲锋!”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则为大家讲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疫情抗争的历史,他在节目中勉励孩子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个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也在节目中开讲,她分享关于疫苗诞生的故事和知识,以及她与团队在前线与病毒作战的经历。陈薇说,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下线的那一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在收到上级领导们发来的生日祝福信息后,她回复了八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来到了《开学第一课》的课堂,还“贴心”地带来了“少年儿童卫生健康宝典”,从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给孩子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在最后他强调:“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着重讲述北京的疫情防控。他说:“大数据为我们及时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术。”吴尊友还告诉同学们,健康宝、大数据应用为我们及时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术,为安全生产、复工复学提供了科技的保障。
“少年强,中国强”,节目中,“抗疫天团”的成员们用一个个守护生命的故事,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表达了对于投身祖国未来建设的美好展望。
学生听课后
从军、从医成了孩子们的梦想
今日,重庆市多所中小学和高校的学生与教师收看了2020年《开学第一课》。来自南开中学高一年级的陈心芮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开学第一课》中的毛青就是她的偶像。“抗疫期间我就通过新闻认识毛青了,他是咱们重庆的医生。”陈心芮把毛青的履历倒背如流,她说毛青从军近40年,不论是抗击当年的非典、埃博拉病毒,还是防控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穿上这身军装,就是要冲锋陷阵。”毛青的这句在陈心芮的心里埋下了从医和从军的种子,陈心芮坚定地说将来填报志愿她一定会争取进入军医大学,既当军人又做医生,做一个像毛青一样的人。
金州小学三年级的王彦辰和曾琬童也收看了节目。虽然两个孩子的年龄不大,但对钟南山在节目中提到的:“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人权”记忆深刻。在得知钟南山等讲课嘉宾都是医生后,两个孩子也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一名医生。
金州小学三年级的彦程小朋友正在和妈妈一起收看《开学第一课》。金州小学供图
老师听课后:
重庆两江新区金州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肖建新:树立他们远大的理想,实现生命的价值
2020年《开学第一课》诠释了何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国家始终真诚关怀每一位生者,全力拯救每一位病患。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百努力。也正是这样,中国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子偕行。
一场疫情,中国少年的勇敢和担当,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小学校长,结合学校品样教育的文化理念,更是要在小学时期就引导他们去树立远大的理想,带着梦想前行,长大后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长大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重庆市十八中学的师生正在集体观看《开学第一课》。重庆市十八中学供图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罗丞:触动内心,令人感动
本次《开学第一课》触动内心,令人感动。感动于钟南山院士为党和国家辛勤工作60年,为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奋斗一生;感动于陈薇院士回复,“除了胜利,别无选择”;感动于渐冻症患者张定宇说:“我们要保卫我们的城市,保卫我们的人民”;感动于疫情之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倾囊相助的团结互助精神令人钦佩……
未来的教育应该在推广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另外,还要注重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榜样示范教育。另外,还要加强医疗卫生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教授宋乃庆:为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观看《开学第一课》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陈薇院士等“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谈到的科学研究服务于全民抗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品格。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开学第一课”的精神为导向,继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传递中国抗疫精神,表现出教育人的担当和使命,为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