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研究生毕业,跟高中的班主任分开已经7年,如果没有他,我可能还是个混混。”25岁的王朋是安徽安庆人,今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上班,离开高中校园后的7年时间,每逢教师节、中秋节、春节,他都会给老师打个电话,聊聊自己的近况,问问老师最近的情况,以及是否遇到了像自己这样的调皮学生。
老师求情让他改变命运
昨日,记者联系上王朋,说起高中时期的光景,他至今还感慨万千。
“高二之前,我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下,不是笨,是太贪玩。”王朋说,自己当初没什么目标,成天把心思放在打球、玩耍上。虽然整体成绩不好,但数学、地理成绩还过得去。
高二期中考试,王朋在考地理时很快把试卷做完,离开考场前,他将自己的答案写在餐巾纸上,丢给了哥们。这一幕,被正在巡查的老师看到,随后闹到了学校政教处,准备对他进行全校通报批评。
“这件事被班主任知道了,他没有一味地觉得我做错事,该受惩罚,而是发现我并不是学不好,只是不爱学。”王朋说,班主任先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了他,称他的行为其实是在害这些哥们。随后,在政教处又为他求情,让他免除了通报批评处分。“老师专门找我谈过话,他讲了很多自己的人生经历,说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从那以后,王朋就改变了学习的态度,于2008年考上了安徽的一所二本院校。“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如果不是老师拉我一把,我肯定考不上大学,现在也只是个混混。”
大学毕业后,王朋又考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考研期间,王朋一度感到疲倦、没有动力,老师的一席话,让他重新找到方向。
老师在电话里告诉他,从农村读出去的孩子不容易,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满足,不要做井底之蛙,比自己强的人还有很多。“老师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意识到求知是没有极限的。”王朋说。
连续7年问候老师
7年来,每逢教师节、中秋节、春节,王朋总会打电话问候老师。“每次给老师打电话,总会‘报告’一下自己的近况,虽然每次话题都很雷同,但感觉就像跟父母报平安一样。”王朋说,老师也会与他聊聊自己带的班级,偶尔也会说遇到一两个像他这样的调皮而聪明的学生……
虽然与老师一直保持联系,但王朋心里有一个遗憾,“毕业7年了,一直没见过老师。”王朋称,老师常常邀请他回学校看看,但他却一直没抽出时间。王朋表示,自己如今已学成,也有了个比较好的工作,打算今年春节回家后,去拜访一下老师。
■老师声音
学生问候是执教动力
昨日,记者联系上王朋的老师钱叶城,他今年46岁,执教已20余年。“我在之后带的班级上,还会常常提到王朋,把他作为正面案例来教育学生们。”钱老师告诉记者,7年来,他也感恩王朋对他的尊重。“其实,当老师的,看到自己的学生渐渐成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他们成才后还能记得我,我就更欣慰了。”钱老师说,王朋每逢过节都会打来电话问候,他认为,这每一句的问候,其实也给了他继续执教的动力。
(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