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汛期来临之前, 长江水位下降, 在万州江边都会形成大面积的消落带。 这些消落带植被覆盖稀少, 造成沿岸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影响环境, 治理起来十分不易。 万州区在破解消落带治理难题上, 严格遵循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 培育出生命力极强的树种-中山杉。 而今,万州江边随处可见中山杉的身影, 它顽强的生命让消落带充满生机。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冬季, 不少摄影爱好者 都喜欢到万州坨口去取景拍摄。 在这里,江水上涨后, 将岸边的中山杉浸泡在水里, 形成了漂亮的新景观。 碧水蓝天、青枝红叶, 像极了画中的九寨沟。 这就是中山杉林。 中山杉高大挺拔的树干, 一行行一列列,整齐排列, 犹如卫士般守护着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早在2009年, 万州区就在长江175米到165米 水位线之间的消落带 引种中山杉、桑树等林木。 经过多年实验发现, 这种由落羽杉、池杉 和墨西哥落羽杉杂交而成的中山杉 在每年淹没长达5个月后还能成活, 成活率达到了惊人的85%以上, 这为万州区的消落带治理工作来了曙光。 试种成功后, 万州区迅速在沿江乡镇发展中山杉繁育场, 全区大面积推广中山杉种植。 目前,万州区的武陵镇、新乡镇、 大周镇、瀼渡镇等沿江乡镇 已经栽种了共计1800亩中山杉。 连接成片,逐渐成林。 目前,在万州江边已经形成 长达40公里的绿水生态长廊, 展现出了一幅壮丽的水岸森林景观, 发挥着保护长江, 绿化库岸,改善环境的作用。 也许你会问, 每年被江水淹没5个月都不会死, 中山杉为什么这么神奇? 中山杉是落羽杉属的 种间杂交种优良无性系的总称, 具有耐盐碱、耐水湿,抗风性强, 病虫害少,生长速度快的特性, 由南京植物研究所引进培育而成。 在多年的长江消落带淹没浸泡试验中, 中山杉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2014年,中山杉被认定为 重庆市林木良种并在全市推广。 此后多家国家级媒体 重点关注了万州的中山杉栽种和推广情况, 中山杉逐渐被全国人民认识。 除了改善环境, 中山杉还能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 万州区林科所工作人员介绍, 中山杉还是一种速生丰产的树种, 在保证消落区有效治理的前提下, 还能够出产一定的木材, 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环保和收益两不误。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一定要保护好。 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万州区在消落带治理上不断尝试, 中山杉的推广种植, 必将从源头处截污,推动绿色发展, 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文中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