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详情
“十二五”期间青海藏区基本建成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2015-12-16 03:12:47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西宁12月15日专电(记者 庞书纬)冬季的青藏高原,天寒地冻。在位于青海湖畔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倒淌河镇哈乙亥村文化活动室里,作为村里的“文艺骨干”和致富能手,才让吉正在组织年轻人排练藏族民间舞蹈。


“多亏建了村文化活动室,冬天大家闲下来,可以练练舞。现在青海湖旅游越来越火,很多游客特别喜欢看藏舞。”才让吉说。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和青海省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9.9亿元,在全省特别是广大藏区基本建成省、市州、区县、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全省面积约96%是藏族聚居区,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6个分布在青海境内。


据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共文化处处长边振刚介绍,“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已在5个藏族自治州建立了民族歌舞排练专用房,28个藏区县建立了县级图书馆,530个藏区行政村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此外借助玉树灾后重建,建成玉树州博物馆、康巴艺术中心等多个大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目前在青海藏区,已实现‘牧家书屋’全覆盖。此外针对藏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先后建成1000多个卫星数字‘牧家书屋’,为藏区33个县级新华书店配备了流动售书车。”边振刚说。


边振刚表示,今后青海将重点推进藏区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速建成阵地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三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键分享至: